最具有禅意名称的植物,除了“彼岸花”,还有“文殊兰”。近日雨水充沛,在广州一些园林景区的潮湿隐秘的角落,能遇见低调盛开的“人间智慧花”。花色洁白叶片翠绿,花朵形状酷似白色蜘蛛细长而反卷,幽幽香气忽隐忽现,美丽又神秘。花容纯洁,富有净化心灵之感虽然名字带“兰”,却和兰科植物一点都沾不上边。记者留意到,来自石蒜科家族的文殊兰若不开花则貌不惊人,剑型的叶片形状看上去很像兰科植物,如果不是因为“身形”高挑,极有可能将其误认。据了解,文殊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彼岸花、水鬼蕉、水仙花和君子兰都是它的“亲戚”。这种植物不仅名字带着禅味,其花朵更是清新脱俗。就通常而言,文殊兰每朵花茎上都长着18朵圣洁白花,于是它在民间便有了“十八学士”的雅号。含苞待放时,其花型形如千手观音,记者通过观察发现,文殊兰每次开花,都是十至二十几朵集体绽放。花白清香,长长的花梗,线形裂片顶端渐尖舒卷于波状绿叶中,花叶相互映衬,看上去别有一番风味。据华南国家植物园方面介绍,文殊兰的大名来自端坐在佛家寺院里的文殊菩萨,是人间智慧的化身;此外文殊兰还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所谓“五树”,是指菩提树、高山榕、贝叶棕、槟榔树、糖棕或可可椰子;“六花”,则是荷花、文殊兰、姜黄花、金玉兰、缅栀与地涌金莲。既可作园林景区的绿地、住宅小区的草坪的点缀品,又可作庭院装饰花卉,还可作房舍周边的绿篱。可以说,这些年来,文殊兰已经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绿化价值。图说:文殊兰叶片形状看上去很像兰科植物图说:含苞待放时花型形如千手观音图说:文殊兰每次开花都是集体绽放适应性强,拥有典型“海漂特质”除了名字充满禅意,文殊兰本身的气质也是相当佛系。它能耐晒也能耐荫,可耐旱也可耐水湿,不管土地肥沃还是贫瘠都能把自己养得绿油油、肉乎乎,适应性简直“异于常人”。它们通常生长于海边地区、河旁沙地及山涧林下阴湿地,“随遇而安”的特性,让文殊兰成为海滩后滨沙地、滨海盐碱地及边坡绿化等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之一。据记载,文殊兰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岛、四川以及台湾等地区,同时亦为我国香港地区的原生物种之一。此外,在印度、琉球群岛及日本亦有分布。值得一提的是,看似高冷的文殊兰拥有着典型的海漂特质,近球形的蒴果里除了种子外全是很轻的海绵质,所以就能很好地浮在水面上。正是具有这种浮力,它才能从它遥远的故土印度尼西亚漂洋过海,来到我国南方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记者了解到,文殊兰有白花与红花品种,沾上了文殊菩萨灵气的花容显得格外高贵、雅典大方,因此为众人所喜爱。除了能在城市园林中邂逅瓣白蕊红的常规品种,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热带雨林温室还能欣赏到美丽的红花文殊兰,花朵仿佛染上了锡兰条纹文殊兰的红色,视觉效果更为艳丽。图说:近球形的蒴果里除了种子外全是很轻的海绵质华南国家植物园里的红花文殊兰(李碧秋供图)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除署名外)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tishua.com/ftsjg/1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