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观大师在《华严疏钞》中以十种义来解释佛。
第一是法界义。性德真常,周遍法界,十法界的依报和正报无不具足佛性,所谓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是法身佛。
第二是本性义。是指佛的根本智,佛的根本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是报身佛。
第三是涅槃义。佛证得法身,从体起用,化用无尽,自在无碍,化毕归寂,名为涅槃,这是应身佛。
第四是随乐义。乐是乐欲,指机感;随是随顺,指圣应。佛教化众生,有机则应,无感不通,这是佛的意生身。
第五是正觉义。佛因圆果满,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成就菩提身。
第六是愿义。佛的称性宏愿体周沙界,这是愿身。
第七是三昧义。三昧就是正定,定属于福德,佛修首楞严大定,积福圆满,成就福德身。
第八是业报义。佛的福德圆满,感报相好庄严,由因感果,微妙难思,这是庄严身。
第九是住持义。佛安住觉道,摄持迷惑众生,福泽四生,恩沾九界,这是力持身。
第十是心义。万法由心转回,具足威势,仪容映夺,这是佛的威势身。
——宏圆法师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