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菩提树 > 菩提树修剪 > 正文 > 正文

转南师谈指月录视频首发嬉笑怒骂间,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6/23 10:41:19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

老古文化独家视频首

■时间: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地点:太湖大学堂

读《指月录》不是读普通的书

不要被文字言语困住了

我们中间这几天岔过来,研究这个禅宗的《指月录》。所谓《指月录》、《五灯会元》乃至最初一本的《传灯录》,都是禅宗的慧书。各个祖师、各个人悟道的、摘要的关头,总和的一本书。那么他留下来,尤其是《指月录》,它编写得更跟别的不同。其他的书或者叫源流宗派,一个系统下来编的,它这个也是这样。可是到底这个编书的瞿汝稷这个人,学问好,官做得大,一辈子用功参究得也很厉害,应该说是有心得的人,非常有,可以说开悟的人。但是他的观感,编写的着眼呢,把有相关的,都把它归纳了。所以他用《楞严经》的话“以指指月”,这个书用这个题目就是另有道理的啊,将来大家参究一下。尤其要去恢复这个禅宗祖庭,这是这百八年以来的这个创举,创举啊,很难的一个事。那么我们有这个机缘,中间岔过来讲。

禅宗,前两天已经提过,就把古今中外的追寻生命的根本、宇宙的根本,这个心法,心法的心法,跟中国文化的结合、印度文化的结合,汇在一起了,由中国的禅宗开始。最奇特的,是它推开了宗教式的外衣、宗教式的形象,完全用人本位。这个人,人就是众生之一了,心、佛、众生三位一体的,这个秘密用最平淡的普通话使你了解。了解呢,不是理论上了解,是你马上得受用。受用还是佛学的名词啊,有感受、有知觉,身心也改变了。所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个法门当下就是了,没有稀奇、没有玄妙,这点先要认识清楚,我们做研究。

譬如昨天和前两天都讲了,大家读了。昨天一想不行,我还得印,将就大家、应付你们,有罪过了。读《指月录》,不是读普通的书,当你读它的时候,要想得受用啊,你不要被文字言语困住了。等于小孩子说故事,而且自己变成当时的人,进去了。它的故事有时候一句话讲完了,那个里头就是内容,不然念过去了,没有用的,那开玩笑啊,因此重新来。

嬉笑怒骂间

解决生命修行的根本问题

譬如我们现在扯一条单线的方式,这个观念呢,同唐代的这个中国文化,为什么有唐代这么一个气派?这个时候老实讲,整个的世界,地球上埃及的、印度的、希腊的都还平静如波,没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什么起色的。为什么在中国这个时候啊,突然就异军突起,突然起来这样大的一个火花?很特别,关于唐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整个文化。

我们知道到六祖这个阶段,达摩祖师以后五代相传,到了五祖、六祖就是唐朝,隋朝的末年,唐朝的开始,太平盛世来了,文化开展了。所以这个阶段啊,等于我们现在啊比方,我们作比方,现在大家这个二十世纪,中国在经济开放发展,处处向钱,每个人只管做生意怎么赚钱、怎么做事业,好闹热!风起云涌的,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奔到这个路上去。我们要注意,那个时候初唐之间,天下太平了,这些英雄、才子、聪明能干的人,转到哪里呢?都转到佛门禅宗里头去了。比如现在我们的发展,就是大家那个多少亿、那个几百亿,一样的这么一个风气,非常奇怪。你要有这个心情来研究,也懂得唐代的文化历史,也懂得禅宗了,这是外形的。

内在,这些祖师们怎么样言下顿悟?碰到好的老师,当然都有成就的。那么一句话,为什么他们就懂了?不像我们说笑话、对话。譬如现在我们听了,现在人发在手机上有个叫什么东西,这些短的文章?(同学:短信)短信。听了会心一笑,都明白了,这是世俗法门。他们也等于这样,当时几句话就身心解脱了,进到那个境界悟道了。可是你注意哦,我们《指月录》这些记录的,都是在一个师父下面几百人或者是千百人,至少是几百人、几十人在一起,有一个突出的言下顿悟,他记录的是这个东西。我们现在这样轻易地读过去,你就变成笑话了,没有意思了,所以没有心得,你悟进去了,的确很有用。所以我因此想,像这样的读法不行。研究这个不像研究《楞严经》,我们在听的时候也不要觉得自己晚上吃饱了,老师开始上课了,变成例行公事化,没有用的。你觉得自己还是在禅堂,整天在揣摩这个东西,这样研究来听。每次是听下来不同了,自己读下来也不同了。

尤其大家我也常常提醒注意,你看这些悟道的祖师对话之间,它是语录,当时白话的记录。你要了解他哪里人,他有些土话带进来,有些土话变文言,是那个时候的教育,文言土话。这些出家的和尚们等于我们现在都是调皮的份子,我这句话讲得比较……引用俗语“不恭敬”的话,都是了不起的人。他们在嬉笑怒骂之间,解决了一个生命、修行的根本问题。

看《六祖坛经》

不要马虎,要体会于自己

譬如我们现在抽的是六祖下面的弟子第一代,因为研究曹洞宗啊,从青原行思禅师开始。至于六祖下面这几位我已经讲过了,特别出息的啊。当时六祖是广东人,而且他不认识的,大家知道是传法的祖师,到曹溪当和尚以后,开堂时候跟他的人很多啊,全国各地都来奔过来。可是你真算上他的成就、后世影响,那永嘉大师是一个,南阳忠国师是一个。然后其他还有些呢,因为他(而)得了道,并没有出来弘法的也蛮多的。有些做隐山和尚了,深山里住着,他也不出来弘法,过一辈子了,这样蛮多。它这里记载的,是有影响的人。

那么后来变成禅宗六祖下面最有影响的,第一个当然是六祖下面的弟子神会,整理了师父的教化,变成《六祖坛经》。不过大家注意,现在怀疑《六祖坛经》有敦煌版、有各种版,有些改动,当然有些改动,大致上中心没有动。那他的两个大弟子,出来有些影响的,一个是南岳怀让,一个是青原行思,下来都很重要。他们当时的对话从六祖开始啊,譬如从六祖开始,我们大家你们都会的《六祖坛经》。六祖这个你研究下来,这个时候唐代的佛学鼎盛,《楞严经》还没有动哦。在这个时候《楞严经》有了,没有流行哦,在宫廷里头是秘密的版本,民间很少看到,也许他们这些大祖师们看到过。《楞伽经》呢,通行的还是旧的翻译原版。《六祖坛经》上重要也讲到唯识法相,也讲到《涅槃经》,当然提到《法华经》,这是后来他出来说法的。

譬如我们要研究这个,其实啊我们现在都轻易过去,我提出来叫大家反复地体会,大家没有去体会。譬如五祖要传法下来,当时讲的叫徒弟们先报告,等于我们现在逼着天风师啊大家写报告。五祖当时也……大家不好意思了。那么当时的这个大师兄叫什么?(众答:神秀)对,他就写一个报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没有错啊!是没有错,禅宗以修禅为主、禅定为主,由禅定来体悟到见思的境界,一点都没有错。当然他是从用功的路线、经验讲了,所以他后来也在北方做国师的,是皇帝前面大师啊,影响也很大。渐修之路又称“时时勤拂拭”,你就是悟了道以后的的人,见到了空性,你随时随地,譬如我们就要体会这句话。你就是大彻大悟成佛了,当下、言下大悟成佛了,你还用功不用功?你当然要用功!你的习气没有断么,时时身心两方面“时时勤拂拭”。

可是五祖当时看到没有讲话啊,你自己去看《六祖坛经》记录,五祖看到了,他也没有问是古道写的?还是天风写的?还是?他也不问,他心里有数了。好啊!照此好好修行就对了。这个说什么啊?下面的徒弟们,每个都晓得大师兄亲自写的。他是首座,学问也好、用功也好,禅定盘腿打坐,打坐一天应该都到了。五祖就讲了这个,大家传开了。所以你们看《六祖坛经》,不要马虎,要体会于自己。像我们当时看呢,我的经验,自己就进入唐朝,好像就在五祖门下那个样子,你去体会。那这可以读语录了,不是玩文字的。

那么大家传颂开来,念啊念念到(六祖那)。六祖在做苦工啊,等于学徒一样,他比学徒这个辛苦了,做最辛苦的苦工舂米啊。我是乡下出来的,我家里也开过米行,后面有人舂米的,(舂头)我们站在旁边拖都拖不动,很辛苦的。石头的石臼,舂米的臼是中间挖个洞,然后那个舂的头,就是拿一块石头开出来长长的冬瓜一样,一个棒子穿过。这样舂下去,捞起来放肩膀上又舂下去,全身的力气啊很辛苦的,我们都亲眼看到过。六祖昼夜在干这个事呀,住庙子上那么多人吃饭,最苦的劳动,他没有埋怨过。多少时间?你去舂一年你都受不了。所以记载上说他的肩膀这里,那个石头拉起来放肩膀这里再舂下去,他这里都烂了,又流汗,那个时候卫生也不好,那个石头磨练他,他没有怨言了。这些都要想到的,不是我们那么轻松。当然你说他打坐不打坐?他舂完了他恐怕夜里还要打坐去。有没有?不是那么干完了就算了,他的目标来不是舂米呀,是求道啊。你要这样看东西,那么读了有用了,不然一点用没有。

然后呢,徒弟们念起来,小和尚念偈子,念师兄这个偈子:“身是菩提树......”,唱起来、念起来都有。他听到了,他说这是干什么呢?谁做的?小和尚告诉他,小和尚当然跟他关系蛮好的,一定很得人缘,但是不认识字,舂米的这个,人家也不注意他,老实人一个。就说:“是首座,大师兄啊。师父是叫我们好好背来照这样修行就行了。”他听了以后,这个没有到家,就告诉这个小和尚。你们都看过,我再提醒你注意。你要当时进去,你变成当时那个人参与的,这样可以去体会了,自己才有心得。小和尚就和他说:“你也会啊?”“会啊!”“你也不认识字。”当然中间有些对话了,古文写文章记录不会像我们现在这样描写很详细。他说:“会啊!”“你也去写一个!”,小和尚逗他。他说:“可我不会写字呀。你会?”大家这个对话,这里可以编小说了,我帮你写嘛,所以他才写出来,我们简化了。“菩提本无树”,现在读起来大家都会。他说“身是菩提树”,在教理上是这个肉体,刚才天风也讲,我们这个肉体造业之身,这个不是东西。“菩提本无树”身不是身体。“明镜亦非台”心境就清清静静、一念不生抓住这个也不是啊。“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他就写出了这个偈子。现在全世界,不止中国,研究禅学一定提到这两个东西,禅宗的开始么,六祖以下。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tishua.com/ftsxj/748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菩提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