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菩提树 > 菩提树价格 > 正文 > 正文

红楼文诠之五十九禅宗和六祖惠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29 12:16:19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www.txbyjgh.com/axhd/m/2084.html

导语:禅宗深受人们喜爱;薛宝钗讲六祖惠能的故事,表现了她的博学宏览。

禅宗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发展到南宗时代,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广泛接纳和喜爱。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玉、黛玉、宝钗三人都参与到参禅的活动中。宝玉因现实的郁闷而写参禅诗,黛玉补充宝玉的偈语,宝钗引用六祖慧能的“语录”加以解说。

黛玉补充的偈语为“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比宝玉的“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更“空”,“悟”得更彻底;故宝钗肯定黛玉所续“实在这方悟彻”。

宝钗接着讲了六祖慧能接受衣钵的故事:

“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dui4)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

宝钗意在用六祖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比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更“了”得彻底,来解说黛玉所续比宝玉所写更“了”得彻底,说明宝玉参禅离“空”“了”的境界还远。

钗黛所述和所续最终让宝玉感觉自己连宝、黛“所知所能”还“不知不能”,“原来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最后承认只是“顽话”,便“仍复如初”。

宝钗所讲故事见于《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弘忍,唐代佛教禅宗高僧,幼年奉事四祖道信禅师,道信传法给他,称为五祖。神秀和惠能都是弘忍的弟子,惠能接受弘忍衣钵,成为禅宗“六祖”。他大力倡导顿悟法门,传承很广,称为南宗,是禅宗最有势力的正统派。后神秀成了讲究渐修的北宗的代表人物。

故事中神秀和慧能的诗分别反映了禅宗的北宗和南宗的观点。

宝黛钗参禅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禅宗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也写出了宝钗的博学宏览和黛玉的聪慧灵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tishua.com/ftsjg/12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菩提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