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美国当地时间2月11日上午10点30分,科学家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媒体中心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引力波这几天刷爆了朋友圈,引力波的发现或成为人类下一代科学的契机。量子力学、引力波和佛学是否存在关系?请看下文详解。)
。科学的进步,大量发现宇宙及生命自然规律!科学注重理论基础,但佛学注重实修体悟,两者无法相提并论,为什么?现在科学发现的很多自然现象和生命规律,其实在佛学里早就有很多介绍和相关解释,但是理论永远都只是理论,无法变成佛陀所讲通过禅修体悟究竟实相,来得更真实和直接,理论知识与实修证悟得来的经验智慧完全是两个概念!
量子力学,引力波和佛教是否存在关系?和禅修是否存在关系?
1,人类知识体系与客观世界的维度
人类历史上遗留的知识大致可以分为3大类:
第一类是认识人的内在精神意识状态的,以宗教和心理学为代表。
第二类是认识意识之外的自然界的,以自然科学为代表。
第三类是认识人类社会组织的,以社会科学为代表。
我们的时空世界,可以分为3种维度,
微观维度、常规维度、宏观维度。
常规维度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时空尺度。
量子力学描述的是微观维度,相对论的引力波描述的是宏观维度,混沌理论描述的是常规维度。当然,经典科学也是描述我们日常的常规维度。
宗教是心理和精神学科,属于人类常规维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这种微观尺度上的量子态,和常规尺度上的精神意识心理学,是牛马不相及的两个事情。但研究潜意识自发流动的科学方法,或许可以从研究物质自发运动规律的“混沌理论”入手。
混沌理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20世纪的3个科学发现,这也是“现代科学”的主体。牛顿建立的那些是“经典科学”。“经典科学”和“现代科学”是不一样的。
2,佛教最原始的三大教导
原旨1:无神论、反崇拜:
佛教是无神论,无宗教主义,在原始佛陀的教导里是很清静如实的正法,但后来印度随着战乱和地方部落宗教的融入,慢慢就开始神秘化了,宗教化了,盲目崇拜化了,把释迦牟尼佛雕塑成高大上、高不可攀、法力无边的“神”了。看过电影《骇客帝国》《我的个神啊》或有助于你了解佛教中的各种生命现象。当人们无法超越和无知领域在面前呈现时,就会被人们以“神”来崇拜,借以心灵的安慰与敬畏!从而无知的认为“神”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与其倒不如说是人创造了“神”!释迦牟尼佛是无神论者,对于一些人拥有各种神奇能力,无非就是超越自我的自然现象,刘翔跑得快难得他就是神,其实你超越你就是所谓的“神”,所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小到人,大到整个宇宙世界都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在他的教导中是反宗教的,所以他也不是教主,当然也就不会去告诉你什么教主的存在,稍稍有点正思维的人就可以发现这些道理。今天的佛教就好似长江流水,水源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三江源,清澈甘甜爽口,随着慢慢向下流动,冲砂带石,支流汇聚,水就变得浑浊苦涩变味了。
原旨2:智慧天生、众生平等:
人类的智慧来源于人类几十万年的进化和遗传,人类的任何个体都隐含着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等伟大导师的智慧,包括清洁工、农民工、妓女、设置是罪犯。只要认知和唤醒他深藏的智慧,如实修持相应的法门或其所教导的方法,那么他就可以超越自我及相应的成就。
原旨3:反苦修,反邪魔外道:
释迦牟尼在成佛前尝试了很多最极端的修行方式,和当时最出名的导师学习修道,最终发现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和不究竟的。最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菩提树下证悟,所以佛陀教导人们反苦修,反邪魔外道,走中道的正法。通过折磨身心来达到某种目的是一种偏执,对天堂极乐世界也是一种执着的贪婪,什么叫邪魔外道?张牙舞爪、血盆大口恐怖的样子是魔吗?真正的魔不是外来,而是自己内在的心魔,心着魔,痴迷无知、盲目信仰、疯狂崇拜!没有正确的思维和考察验证的智慧,从而沿着无明人的道路向前走,大多的人们都比较喜欢高大上,从而满足自己的喜好和认知,以为这就是对的,在没有完全彻底明了生命真谛的人,谁又会认为自己就是无明的,当然他们在某的方面,还是有些特别能力和知识的,这就是所谓的外道!
3,佛学3大误区,佛学三重境界
念经、拜佛、苦修是佛学的3大误区,只有超越这3大误区,才能跨越佛教的门槛,找到觉悟智慧的方式。
念经:经书皆为后人编写、杜撰和改造,没有一个字是释迦牟尼所写,在古印度由于战乱和宗教洗礼,佛教几度毁灭,历史演变,部落宗教融入,个人思想渗透,印度佛教后来传到中国那就更不用说了,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仿制,编汇,《西游记》可以说是最大的歪曲,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中国佛教的经典更是浩如烟海,成为佛教最大智慧陷阱,识知障,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当然这些经典书籍也为后人了解佛教功不可没,有很多人也因此而受益,但有多少是真正佛陀所教导的,没有走弯路的正法,那就需要真正有智慧的人来正本清源了!佛教认为从任何一个微小事物都可以感悟伟大真理,所以没有必要读太多的经,读经者反而容易被浩如烟海的经书误导而迷失方向。当然了解知识是有必要的,沉迷却不应该,弯路就是这样走的。佛陀时代没有文字也没有经典书籍,只有佛陀简单的教导,正法的练习,如实的修持,反而成就大批的修行人,解脱涅槃!
拜佛:佛在所有人意识深处,而不是在外在,返回内心你就可以找到无数的佛。外在的巨大佛像只是指引你通向真理的方向,但佛像并不是你追求智慧的最终目的地。真正的拜佛是拜内在的佛,一颗感恩之心!一颗敬畏之心!一颗慈爱之心!礼拜来自真诚的感恩之心才俱有意义,如果心没有清静和感恩,再高大上的仪式仪轨只会变成是一种时髦。乞求的叩拜只是一种贪婪表现,如果你叩拜佛陀乞求升官发财成功了的话,那么我就知道佛陀才是世间最大的贪官!
4,因缘果报
因果缘起是佛陀教导的基础,但不是核心,仅仅知道因果关系不足以解脱,而是要在因果中种下解脱的种子,这样才有可能遇到真正解脱的正法,然后如理如法修持,直到最后解脱,否则都是在宗教中打转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天堂的因一定会有升到天堂的果,种极乐世界的因一定也会有去极乐世界的果,种解脱涅槃的因那么也一定会有成就解脱涅槃的果。
5,佛学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一心向佛。
第二重境界:天下无佛。
第三重境界:众人皆佛。
6,佛教本质不是向善,而是向智
真正的佛教是教人向智的,教人向善只是路径,并不是最终目的,因为善恶是相对的,善恶不是绝对的。善恶在不同语境可以互换,恶可以转化为善,善也可以转化为恶。善是比较容易伪装的道德,也是很容易伪装的浅层心理特征。而智是深层次的,智是不能伪装的。佛教是心理科学,但佛教并不是社会伦理学。佛陀的教导里有世俗的观点和出世间的观点,也就是世俗谛和圣义谛,是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观点,世俗的观点教导人们心地善良,多助他人和善待生命,可得人天福报,这是善。圣义谛的观点一切都是无常的,变化的,都是虚空的,没有一个所谓的一个我的存在,我的灵魂存在,我的东西存在,我的金钱名利存在,无我,这就是智。看似两个观点相互矛盾,但在不同的角度而言却都是正确的,世俗的观点通过理论知识和生活经历都比较好理解,但圣义谛通过理论知识是不可能彻底理解的,因为这个是需要实修实证,亲自体悟才能拥有的智慧!但慈爱又是成就智慧的基础!
下面以智者问禅师的对话说明这个问题:
智者:你认为是人之初性本善呢?还是人之初性本恶呢?
禅师:人性本无善和恶之分,善和恶是有色眼镜,一旦你带上有色眼镜,你看事物就不清楚,你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也失去了自我的本真。
智者:你是佛教徒吗?
禅师:我是原始佛教徒,我的佛教阐述很接近释迦牟尼本意,但和人世间的伪佛教刚好相反。
智者:那你从佛教里学到了什么?内心的升华?心灵的净化?真谛的领悟?
禅师:我只找回了“我”自己。
智者:佛教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啊,或许有天你会发觉你原来一直被佛知识误导了什么办?
禅师:佛教只是指明真理可能存在的方向,但佛教并不代表它就是绝对的真理。唯有你亲自去走一遭佛陀所指明的道路,那么最后你自然就会知道什么是真理!
7,人本科学
科学可以发现引力波,科学发现量子,科学可以把人送到月球,科学可以把机器人送到火星,科学也可以使火箭的速度达到每秒十几公里。但人本身改变了吗?
科学,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但科学并没有延伸人体本身的能力。科学极大地拓展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但离开科学的帮助,我们可能连一头猪都杀不死,人类还是一个寿命只有几十年的渺小而可怜的动物。
佛教的真正意义正是认识人类精神意识本身,并激发和拓展人类精神和生理本身的能力。以拓展人体本身精神力量和生理力量为核心的科学体系,就是“人本科学”。
艺术走技术和设计的道路已经给科学堵死了,艺术家在技术和设计方面的能力远不如设计师。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也给软件和机器智能所取代了。艺术的发展道路或许就是“人本科学”。
对上古文明的追寻,也许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改变不大,但它或许会改变您的精神,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力量。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但佛陀的教导已有终点,那就是生命的真谛《涅槃》,这个是每位人都要亲自去体悟验证才能拥有的智慧,而任何从科学的理论知识或他人处听到的知识都不是究竟实相,最多只是一个旁证!究竟实相的智慧与理论的知识是有区别的,道理很简单,糖只有你亲自尝到才知道甜的真正味道,别人告诉你的味道永远都是别人的味道。所以要想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不要太注重这些理论知识,什么量子?什么引力波等等,虽然道理上看似不谋而合,有相同之处,但与实相来说还是有区别的!唯有通过实修实证体悟的究竟实相得来的智慧才是究竟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从而一无所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