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菩提树 > 菩提树批发 > 正文 > 正文

六祖坛经,惠能大师的顿悟之说,神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7/28 15:54:26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60591/
《六祖坛经》,对佛法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本书,学佛的人,修心的人,修行的人,个人建议三本经典不得不读,篇幅不长,很快就读完了,最重要的是“言简意赅”,这三本经典分别是《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说到佛教思想,传到中国鼎盛时期在唐朝,六祖惠能大师这里,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六祖惠能大师非常了不起,他不识字,禅宗里有句话叫做“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蛮符合他这种风格的。实际上这八个字是让我们看问题时不能只看到一个表面,文字语言或者其他符号传递信息的方法都是媒介,不该执着于这些媒介,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也就是所谓的“空观”,万物皆可“空”。《坛经》中最开始把六祖惠能大师的人生履历说了下,出生比较差,但是悟性很好,那个时代佛教思想很流行,几乎人人都会一两句佛教的话,惠能在上山砍柴时也不忘用功,一言一行皆是本性的自然流露,符合天地自然变化,能够有这样的感应,心中会生出很大的自信心,自性给的自信。这还真不是瞎说的迷信,我本人就有过这种感觉,那时我一个人在乡间小路上感悟一些问题,看着身边的万物,自己暗自思考一些问题,从而和万物交感,只能达到一种比较舒缓的境界,但因为肚子里没有货,只能保持一份纯真的境界,其他一无所获,顶多是头脑清醒了很多,记忆力好了很多。《坛经》中说六祖就是这样的,性本天然,所以有怎么一个“顿悟”之说。经书中最开始说到惠能得衣钵的事情,五祖让大家都作首偈子,很民主,谁作的好就把“衣钵”传给他。当时众弟子里有个首座名叫“神秀”,是众弟子中最有学问的一个,长得也很好。他写了首偈子,如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他写下这个偈语后表现得很不安,心神不定,怕写得不好,来这里这么长时间落得一个笑话,经书上是这么写的,我其实不太相信,能写出这样的偈语,自身思想境界也非常不错了。这得花多长功夫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神秀大师用“渐修”的方法慢慢修正自己身心中不合适的地方,这也就如我们如今这个时代说的“自律”,一个时常“自律”的人,他的身心状态是非常不错的,头脑很清晰,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更加明智,更加合理,神秀大师就是一位非常“自律”的人,古代“彭于晏”。惠能大师在听到神秀偈语后,他明白神秀还是没有见到自己的本心,虽然“自律”是好事,但终究还是执着在“行动”上了,还得特地半个“卡”去健身啥的,不划算,于是六祖也写了首偈语,如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自律”这件事我打娘胎里就一直在做,已经成为自己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时刻刻都在“自律”,时时刻刻都在“健身”,不只是“身体”还有“灵魂”,都一直在塑造,每分每秒都在,这就是识得“自性”,见到“空性”,可能这个举例不恰当,但想表达的就是六祖是“顿悟”之法,是见到自己天然自性的那个方法,五祖看了很喜欢,也知道惠能看得更彻底,所以“衣钵”给了六祖,六祖收了这“衣钵”开始了亡命天涯。所以“顿悟”有风险,“渐悟”需谨慎,唯有心“自明”,净土方可成。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tishua.com/ftspf/12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菩提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