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千万分之一的人回答说:“觉悟”。而其他人,则答以成功、财富、权力等。
影片《万物一体》(UNITY)通过对生命的各种诠释,献给所有追求更深刻的生存意义、谋求与他人和谐相处之道的人们。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它不依存于对立面(我们/他们、富贵/贫穷、黑/白、同性恋/异性恋、人类/动物),而是以追求完整存在。《万物一体》(UNITY)呈现的是我们完全平等的世界观,即使我们不尽相同:人类、动物、树木。
《万物一体》中文字幕:在此感谢所有解说人、乐师、画师和技师,为这部电影的所有内容做出的无偿贡献,即使某些内容并不代表他们的观点。本片所有结论皆来自影片创作者。
“在未来,即没有黑暗,也没有雷击;既没有凶残的愚昧,也没有血腥的报复。在未来,人类彼此不再杀戮。地球会光芒四射,人类会相亲相爱。这一天必会到来,到那时,一切都融洽,和谐,光明,喜悦和生机。”——维克多?雨果\N《悲惨世界》
“当我们用心感受所有生命的伤痛时,意识就此产生。”——《薄伽梵歌》
“这就是我们与众生和谐的关系,这就是觉醒。”——约瑟夫?坎贝尔
万物一体,宇宙。
现在想想,宇宙是什么:空间,星际空间之中,有凝结而成的星云,星云之中,有上百万个星系,而在这众多星系之中,就有我们居住的星系,银河系,那里有四千亿颗恒星,绕银河中心运行,这四千亿颗恒星之中,有一颗离我们最近,那就是太阳,各大行星绕其运行,而我们小小的地球就在其中,亦如太阳和所有的星系,地球也来自星云,但特别的是,地球距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不太热也不太冷。所以后来,我们的地球孕育出了动物,植物,细菌,鱼,狮子,羊,地球还孕育了我们,有眼睛,有耳朵,有意识,还有呼吸,亦如地球的其他孩子,既然地球来自宇宙空间,那么说空间的定律存在于我们体内,还有什么奇怪的呢?
当伽利略发现地球上的弹道定律,也适用于其他星球,他开始研究,最终得以让我们在月球上漫步。而在绕行月球之后,宇航员被问道:“谁为此领航?”他们回答,“牛顿”。
我们为何能确知,在地球发现的某些原理也适用于太空?
也就是说,我们脑中既有的原理,能让我们精确归纳出时间与空间的原理。它们早已蕴藏在我们之中,因为我们都来自同一个星系,同一个星云,同一个宇宙。
那现在的问题是:
我们为何用对立的眼光看待彼此?为何会有各种各样的分裂?
我们都身在同一片天空下。又为何彼此分离?彼此区别?
马丁·路德·金:“我的兴趣不是黑人权力也不是白人权力,而是上帝所有子民都应有的人类权力。”
为何伤害彼此,残害彼此?我们都是地球公民,因为我们是人类,动物,树木,虽有不同,但彼此平等。
想想Universe(宇宙)这个词的词根,Uni意为“一”,诸如Unite(统一),Union(联合),Unanimous(一致),而verse意为“转”或“改变”,诸如re-verse(逆转),或versatile(全能的),因此,Universe(宇宙)这个词字面意思就是.“合众为一”。
卡尔·萨根和安·德鲁彦写道,“我们所在乎的生物(即人类)在不久的从前,喧闹,好争,聪明,善用工具,有着悠长的童年,会温柔对待自己的后辈。接踵而至的是,他们的后代转瞬间倍增并遍布整个星球,杀死了所有竞争对手,创造了改变世界的科技,把致命的危险带给了自己以及许多其他生命,那些与他们同在一个家园的生命。”
我们这些初级生物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占有领地的习性。这使得人类无法理解。
地球上的其他公民,其他生命,而在宇宙之中,我们还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我们会很轻易地认为自己独立于宇宙,身在一个自给自足、对外充耳不闻的世界。我们体会不到整体的存在,因为我们总是假想地球是完全封闭的,独立于宇宙,能透进来的仅是一点点阳光。
看似遥不可及的距离,其实并不会让彼此独立。
天空大地,实为一体。你我都是微小的生命体,活动区域只在地球表层,地球又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之一,我们一生中也只能绕行太阳几十圈,这意味着我们栖息的这个表层区域非常受限,承蒙大自然的恩惠才得以生存。然而,我们这些初级生物总是彼此斗争,为了权力和地位,我们侵占他人仅仅为了多一方寸土,以此彰显胜利,却依然身处无法测量的宇宙中。出于这种占有领地的习性,我们还遏制弱小生命的命运,将其逼上绝境和毁灭,接着肆无忌惮地宣称,牠们在地球表面的这一小块地归我们所有,即便是短暂的占有也无妨。
地球上存活最久的生物大约活了地球年龄的百万分之一。
坦白说,我们都是转瞬即逝的过客。而我们渺小脆弱的世界迷失在宇宙的海洋中,这个海洋之大超越我们一切想象。所以我们再怎么装腔作势,妄自尊大,像沙文主义般鄙视外界,很显然我们作为人类都从未被授权主宰这部宇宙史诗剧。或许其他生命才是主宰?或许根本没有主宰?
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有充分的理由保持谦逊。如果我们被随意放到宇宙中,我们与一个星球相遇或临近的几率会小于十亿兆兆分之一。
这个1后面跟着33个0。这种几率的实现在一般生活中被称为“奇迹”。
大千世界,弥足珍贵。我们能将未来托付给自己吗?如果需要,我们能做出根本的改变吗?我们足够智慧知道要做出哪些改变吗?我们能改变我们的角色吗?
我们能否改善社会,并找到另一条生存之道?还是我们太过拘执于传统?因为正是这里,且唯有这里,地球母亲的这一小块土地上,伴随着苦痛还有未知,我们正在创造自己的命运。
整个宇宙就是能量的一种呈现,这是我们从原子中认识的道理。我们就是这样的能量,我们由原子组成。
而原子能够形成完整的能量结构并存于所有形式的生命中——宇宙。行星。人类。矿物。植物。动物。
因此,所有生命都不只是化学反应,也是能量的载体,能量的凝聚,在能量场中,与世界万物相联相系。这即是我们作为宇宙中的生命,化身为人,体验人类的全部存在:头脑,身体,灵魂。但因为人类是如此专注于生命的外在体现,专注于外,物质和个人,盲目而无法自拔。我们迷失于各种“占有”——占有此刻,占有物质,还有“小我”。然而,正如但丁所说,“占有使生命短暂,为了占有而争夺...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
由此产生的分歧只会让我们彼此对立最终导致人类的决裂。结局:苦难!正因为我们如此专注于生命的外在体现,我们才需要从外在开努力走向内在。如尼采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较”的时代。过去人们被地平线分隔两地,天各一方。但科技让我们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所以我们得以比较彼此的心智。地域上的距离已被取代为头脑心智间的距离。眼下的世界成了小我心智的投射,我们所见的人间悲剧皆为小我心智的结果,源于我们共同体验的“社会”伟大的印度圣人拉玛纳将我们的社会角色称为“肤浅的演员”。
这个角色其实是一个人对外投射的面具或外表。本质上,这就是“小我”,它要做的就是区分彼,将一切分门别类,制造二元对立。因为“小我”只想做那个“唯一”。都是关于“我”。
我如何才能赢?我如何才能支配?我如何才能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tishua.com/ftspf/7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