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菩提树 > 菩提树修剪 > 正文 > 正文

六祖惠能贫寒出身,大智慧传承,开创禅宗传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7/27 10:55:33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18fyjza/

今天分享六祖惠能大师的生平。惠能大师因为拥有大智慧,得以传承五祖衣钵,但怕遭人嫉妒追杀,躲在山里十五年,三十八九岁才真正剃度出家,成为出家人,过程实在艰辛。

他家境贫寒,都不识字,却能说出大智慧的话,悟性极高,这也许就是圣人与凡人之间的差距吧,根器不同。

他讲经说法三十余年,后弟子将六祖生平的开示讲述整理为《六祖坛经》,流传千年,至今被人奉为瑰宝,是在中国除了佛陀经典以外唯一称之为“经”的书,非常殊胜。

今后我也会分享六祖坛经的内容,一起学习祖师的大智慧。

六祖惠能大师

生平:(公元年一公元年),俗姓卢,原籍范阳(河北省涿县),中国禅宗的创始人,他与孔子、老子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欧洲则将他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列。他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平民化,使禅宗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唐宋以来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

惠能大师的禅宗思想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倡导的修心养性,与人为善,忠孝忍让伦理道德,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积极意义。

六祖家境贫寒,三岁丧父,与母亲迁居南海。稍长,卖柴养母诵。一次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于是辞别母亲,决心学佛出家。于公元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

惠能初见五祖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哪里人?来此山中礼拜,所求何物?”

惠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人,今故远来礼拜。不求别物,惟求作佛之法。”

弘忍听了便略作指责说:“岭南人无佛性,为何还要求作佛!”

惠能回答:“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岭南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不同?”

五祖弘忍微微吃惊,还想要与他共议,但见左右有人,就不再多言,于是发遣惠能,令他随着众人做杂务,终日舂米。

在惠能入寺八个月之后,一天,弘忍召集门人,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弘忍的大弟子神秀在廊上写下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弘忍见到说:“汝作此偈,见即未到,只到门前,尚未得入。”随后仅赞叹一番,令大家念诵。

惠能见此偈后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

于是他请人在神秀的偈边写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看到是惠能此偈,心中震动不已,然而不露声色,用鞋子将偈擦去,对众人说:“此亦未得了。”就叫他退下。

五祖弘忍悄悄的来到碓房,问惠能:“米熟了没有?”

惠能回答:“米熟久矣,犹欠筛哉。”

五祖便以杖三击碓石而去。惠能会意,于三更来到五祖的房中,五祖为他说《金刚经》,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彻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自性本不生灭,本无动摇,本来清净能生万法。”

于是,五祖就为惠能付衣法,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并念偈语: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复无种,无性亦无生。

五祖劝他最好深藏不露,避免其他僧人来争夺。等到时机成熟再公开宣扬佛法,并教他“衣止不传”。于是六祖携带衣钵,得法而去。

六祖来到岭南,在广东四会一带的猎人队间渡过了15年的隐居生活。在唐高宗年间(公元年),才公开露面。#深度好文计划#

这年的正月初八,六祖来到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在那里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

当时因“风吹幡动”,引起两个僧人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一语道破:“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了印宗法师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tishua.com/ftsxj/12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菩提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