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的禅意
听说有一位禅师,被邀去一寺庙中讲法说禅,遇到从前跟随他的徒弟,正在旁若无人地在角落洗刷马桶。当年,禅师认为这徒弟颇有慧根,就让他一边云游四野,一边开座讲法。此时忽见徒弟在此做这与讲法相去十万八千里的杂事,大为不解,便问,“徒儿,数十年未见,你这是做甚?”徒弟说,“师父,我在这里刷马桶啊,你看,我刷得干不干净?”禅师听后若有所思,即向众人告辞,众人诧异。禅师说,“你们这里已有得道高僧,何必又再请我老衲到此?”
故事很简单,读罢皆一脸茫然,不知所云。禅,对众生来说难以领悟,似乎很深奥玄妙,它的神秘与思辨似乎超出了常人的认知逻辑。
有人说禅是修来的。修行也未必需要袈裟披肩,茫茫人海无非是他度与自度。有时想宗教也不过是人类太过渺小的奈何的无可奈何,寄希望于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灵,来维护我们的生命,安放我们的灵魂。《遥远的救世主》里的丁元英有一句话:“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有人就是喜欢站在道的门槛上,不进不出,因为尘世间总有太多放不下舍不去的人和事,但修行无碍,进可做清寡之人,退可成凡夫俗子。只要无危无害于他人,拥一份清欢,求一种禅意也绝不是难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喜欢上了这清冷的季节,喜欢清冷里的那份安详和宁静、寡淡与无争。清冷就像一杯白开水,味道不在味觉,在于感知的心性。你心里有甜,水自然甘润味爽;你心若苦,水就苦如黄柏。
一个人去刷马桶也未必是禅,刷得干净与不干净怕与禅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禅悟的人,全然会融入俗世中。他们甘于寂寞,不会以自己的开悟为悟,仍静心做着俗世里的琐琐碎碎的俗事,刷马桶不过是日常的一个片段而已,对他们来说也许刷马桶和吃饭差不多,都是生活里的一件事,这心恐怕就是禅心吧。
禅的博大精深不是我等都可以参悟的,我也没有这等贪心,也无意倡导佛法,普渡众生,只想在禅的边缘寻得一份禅意,试图用庸常的心获得禅意所带来的恬淡。
佛讲的是因缘和合,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只是我们更多的人的生活空间过于低维,无法感知高维空间的东西。也许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遗憾,没有什么对错,有的只是缘起和缘落。世界再大,不如我们的心大,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该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佛讲的是他度,禅说的是自度。他度的希望是后世的极乐世界,自度的归宿是今生的一份平常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无论如何阐释,说到底让我们能守住本心。本心,即自我。找到自我,才能守住本心。纷乱的世界,浮躁的心性早已身心分离,寻找自我,岂是一句话这么轻松易得的呢?如是,那也真是一场虚妄。
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独处是现代繁华下的奢侈,是行走于纷繁世间的一种姿态。在独处的思考和觉察中,沉淀和积累自己,卸下虚假面具,回归本真自我。有哲人说:“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当能真正和自己相处,进行自我内心的对白,用心的一半去修炼另一半,潜移默化,想必会遇到更好的自己,使无趣的自我变得有趣、有料。这才当是寻得了自我,守住了本心。
但寻求的禅意也绝不是无为、不争、懒散、平庸所带来的清福,它是心的修炼,是一份纯粹,一份干净,纯粹是懂得化繁为简后的简单,干净是灵魂的过滤后的空灵。每天端起的饭碗里仍然会飘着人间的烟火味,依旧会慌慌张张地去赶公交地铁,依旧会陪着孙子看日出那一抹绯红,依旧会与愉悦的人喝茶品酒。只是懂得了不再纠缠那些影响心境的人和事,学会了删除和清空和必要的屏蔽,让心里的那个天空纯净如白云,旷美似草原。
银杏作为北方的菩提树,在庙宇楼阁之间,当满是金黄的落叶铺地,寒冷的清秋时节,我留恋于这一地的禅意,树叶与树干,树叶舍下的,是为自己争得一份洒脱,不与纠缠的风缠绵,在地上默然化作一堆春泥,不为护花,只为回归。
我也总是狭隘地理解,落叶才有禅意,把禅意固定在季节的胡同,也如他人,把品茶当成了得道,将书卷看成了清高。当我行走在这春花烂漫之中,不再把清冷设定为禅意的蝉翼时,才感知生命萌生绽放的美丽。若是在生命最为凝重的季节没有了禅意,那禅又有何用?我想,那禅意该是生命的自然而然,该萌发的时候萌发,该落下时落下,萌发时怒放,落下时静美。那在季节轮回中的每一片叶子都会是菩提的叶子,沾满佛缘,度你度我。
图网络
往期作品
孙君梁‖野人怀土——谨以此文献给热爱文学的人们
孙君梁‖落叶清秋
孙君梁‖雨中
孙君梁‖放下枪
孙君梁‖上帝的魔法
孙君梁‖一封家书
孙君梁‖生命之韵
孙君梁‖羡慕
孙君梁‖同窗
孙君梁‖陪伴母亲在夕阳里
作者简介:
孙君梁,河南南阳人,法学本科学历,法律职业。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躬耕》文学杂志社法律顾问。喜独行为侠,刀光剑影下追求仁德、无畏和睿智,痴性难改;善吟诗听琴,内心柔弱处暗开一株文学的花朵,孤而芳香。
豫西南文学谢谢你的鼓励支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tishua.com/ftsxj/7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