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雨虹老师
来源:刘雨虹老师博客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排版编辑:怀恩书社(huaienshushe)天下的书太多了,学问也太多了,但是令人既著迷又难学的,就是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书》了。
北宋时代这位八大儒之一的邵康节,按照纪昀在《四库全书》中所说,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书》「以天道质以人事……能明其理者甚鲜……然邵子在当日用以占验,无不奇中……」
所以爱好卜卦命理相术的人们,都知道邵康节的神机妙算,更知道他有「遇事先知」的功力。
邵康节虽有预知的功力,但他并非江湖术士那样,而是「立义正大,垂训深切」。
近日坊间惊见有大量购入闫著《皇极经世书今说》之事,该书为研究邵著的入门方便之著述,可见目下社会在人人习惯手机文化传播的短浅快之馀,尚有不少人喜读纸本原著,实文化之幸,令人雀跃。
世上有许多的预知,譬如天气预报,是根据气流运行,温度的变化而预测三五天或十天半月的阴晴风雨等等。
但是邵康节的预知妙算,是根据人的思想行为的变化而推测出来的,尤其可贵的是所谓人心,所谓善恶,所谓行为,其标准是不同于世俗的。
所以史书上称邵康节为邵子,就像孔子、孟子、列子……,所谓「子」,是学问渊博的大家……
再说邵康节漫步在洛阳的桥上,看到南方的杜鹃飞来,心中不悦,因为南方的鸟为何飞到北方(洛阳),可见南方的气向北方运行,将来南方人必定入朝,南方人喜欢变,后来果然有王安石变法之事。
如从今日廿一世纪来看,为什么南方人和北方人不同?究竟如何才算好?北方人守旧吗?南方人喜欢变又有什么不好呢……?
库藏好书缘结十方
明心地处处藏真趣有好书茅檐胜金屋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一位挪威癌症病人在追随旅鼠奔向死亡的旅途中,顿悟了生命的真谛……
南怀瑾老师:这个社会怎么能和谐起来?(不可不看)
这支播放量超万的短片直击灵魂,仅2分钟足以影响您的一生!
知医|给邪气一条出路——徐文兵:新冠肺炎的具体治疗方案
南怀瑾老师:我们生命中不必要存在的,都叫做邪
马一浮丨穷理尽性,方惬吾意
南怀瑾老师:不如归去
南怀瑾老师
静下来,一切会不同
王阳明
人心中的良知
南怀瑾老师:什么叫邪气,那是自己招来的风
南怀瑾老师:人没有远见人生已经差了一截了
南怀瑾老师:深不得,浅不得
中国盛世国运到来(南怀瑾老师对未来的惊人预言,不少已经应验)
南怀瑾老师:《二顾全书》不能不读
南怀瑾老师:秋分,内在阴气更进一层,叫“风地观”
大抵凡关于个人利害的事只是“随缘”最好
南怀瑾老师:可惜的是,这样的父母师长,并不太多。
梁冬:在菩提树下,我坐得泪流满面
南怀瑾老师:人类自称为万物之灵,那是人类文化的自我封号
南怀瑾老师:愈是想占有的人,愈是最贫穷的
南怀瑾老师:一切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恳,才有意义
南怀瑾老师:如果孔门弟子少了子贡,行吗?
人定胜天:人只有定下来时才能胜天
衡中校长开学致辞刷屏:我命由我不由天!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有的孩子看起来小聪明,但却是潜在的“差生”
东西太多的空间,会消耗人的能量
南怀瑾老师:万物都放射气,如果旁边的人有病,放射的病气味道不同
南怀瑾老师: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南怀瑾老师:寂寞的享受(他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不着急
刘雨虹:金石药物(老师留给我们太多太多了)
南怀瑾老师:“缘督以为经”,这个大麻烦来了,这一句话严重得很。
南怀瑾老师:真正要读书的孩子,要先从『四书』开始。
忆南师丨几十年来,还是头一次摸到这样的异脉
凡是要做学问做事业的人,总是先从自己的习气下手
南怀瑾老师:夏日阴气盛
南怀瑾老师:时代的怪现象(谆谆教诲语重心长)
南怀瑾老师:盘足曲膝与健康
吕松涛: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住禅堂的一年)
南怀瑾老师:失去了操守的行为,在心性上是散乱的
量子纠缠很好的解释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梁冬对话朱清时:禅定可以重塑大脑
南怀瑾老师:医病先看相,这一套学问一大堆
南怀瑾老师:呼吸的道理很深,没有高度智慧的人看不见。
知医|这是对人体气血最好的方法,不用去花冤枉钱。
知医|倪海厦:人工甜食的危害
南怀瑾老师:除去所有,唯置一床
南怀瑾老师: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
朱清时:不折腾就是教育最基本规律
南怀瑾老师:有几个人能真正跳出生老病死苦的圈子?
知医┃刘力红:夏天开空调"欠"下的病,冬天能不还?
《武人琴音》
这么大信念,才有那么大功夫
徐文兵:一定要明白,你在吃饭,饭也在“吃”你!
李辛:为孩子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南怀瑾老师:世界上的真理只有一个(莫把客栈唤家乡)
余光中:我的国文启蒙,我以能使用中文为幸
南怀瑾老师:教育的目的,值得好好深思
首愚法师:一边惭愧忏悔,一边发愿,不可思议!
南怀瑾老师:真正的大圆满,只是这四句话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们又见面啦!
欢迎您来到怀恩书社
读好书做好人
己立立人自立立他
读好书心明眼亮会读书学以致用怀恩书社淘宝店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putishua.com/ftsxj/7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