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是分布于中国北方的一种特有木本油料作物树种,起源于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已有万年的历史,有“东方神树”之美誉。明万历年间京官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记载:昔唐德宗幸奉天,民献是果,德宗饮之,龙颜大悦,遂官其人,故名“文官果”。从此,民间便有了“文官当庭,金榜题名”之说。年,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发布了《文冠果油》(LS/T-)行业标准,拉开了文冠果大开发的序幕,其蕴含的经济、生态、文化价值不断被挖掘。
一、“一年种、千年收”的致富树
文冠果有着诸多优良属性,在我国北方的水地、旱地均可种植。一是栽种时节水、少肥、省工,五年左右的大树即使不浇水少管护,仍能存活,而且盛产期亩产高达公斤,收成远远高于其他农作物;二是产值高、价格好,种子可榨油、叶子做茶叶,枝干是中药,五六年产值即可达到万元以上;三是文冠果寿命长达千年,年的古树依然开花结果,因此种下一片文冠果,就像开了一个绿色银行;四是种子晒干后可库存10年以上,其食用油富含神经酸,不愁销售难题。
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中的健康树《本草纲目》记载:文冠果"性甘平,无毒,涸黄水与血栓。肉味如栗,益气,润五脏,安神养血生肌,久服轻健,百年不老。树枝煎熬膏药,祛风湿,强筋骨。"也是蒙、藏医的传统药用品种,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极好的预防效果。
文冠果油属半干性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4%,多数为人体必需油脂(不能自身合成),易于人体吸收消化,有降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有减少脱发和发生皮肤病的作用。文冠果有抗炎、改善心血管、抗病毒、抗癌、抗艾滋病(HIV)活性等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消肿止痛、皮肤风热症、遗尿症、老年痴呆、肝炎、中毒性肝损伤等有一定的疗效;可降低胆固醇、降血脂;对6种癌细胞(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宫颈癌、白血病)有高抑制活性的作用。文冠果的种仁提取物文冠果皂苷是非常重要的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三、美化、绿化环境的生态树
文冠果对土壤适应性强,耐瘠薄、耐盐碱,抗寒能力和抗旱能力极强,根系发达,入土深,生长较快,在我国北方大面积立地条件较差的半荒漠、荒漠土地上仍生长良好,正是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环境改造的优良树种;另外,由文冠果籽油制备的生物柴油相关烃脂类成分含量高,内含18C的烃类占93.4%,而且无硫、无氮等污染环境因子,符合理想生物柴油指标。
四、寓意吉祥的文化树
民间相传,文冠果最早是由僧人引种,是北方寺庙的专有树种,素有"南有菩提树,北有文冠果"之称,《杨家将》戏文中杨宗宝“穆柯寨三取降龙木”故事中用于辟邪的"降龙木"就是文冠果。此外,因其寓意吉祥,常被引入诗词当中,或寄予美好的期望,或赞叹繁盛的景色,以下诗词最具代表性:
《朱叔召遗文官花二绝句其一》
〔宋〕洪适
幻出荷衣点雪衣,
更将龟紫换牙绯。
人中巧宦谁知此,
好向天街插翅飞。
《朱叔召遗文官花二绝句其二》
〔宋〕洪适
绿心变却初时白,
紫色由来昨夜朱。
学得文官何足道,
但堪花径骇僮奴。
《贡院即事》
〔宋〕慕容彦逢
文官花畔揖群英,
紫案香焚晓雾横。
十四年间五知举,
粉牌时拂旧题名。
《题范氏文官花二首其一》
〔明〕陶安
卉木无情似有情,
九天雨露赐恩荣。
何缘颜色频更换,
别有春工染得成。
《浣溪沙·极乐寺文官花》
〔现代〕袁思亮
簇粉攒绯照眼新。
鹓鸾青琐此花身。
东风野寺换巢痕。
赐紫旧承唐殿宠,
熏香犹带汉宫春。
飘零终感玉皇恩。
《笤奚渔隐丛》后集卷三十五记载:“贡士举院,其地本广勇故营也,有文冠花一株,花初开白,次绿次绯次紫,故名文冠花。”正如诗文中所描写的那样,文官花是一种颜色渐变的花朵,刚刚开放时是“初时白”,娇羞可爱,像是国画留白;慢慢花朵渐绿,一袭素衣,随风摇摆,尽情绽放春天的色彩;终时姹紫嫣红,“簇粉攒绯”,令人叹为观止,不禁感慨“何缘颜色频更换,别有春工染得成。”这便是古老的“东方神树”--文冠果。
编辑:韩峰
审核:李鑫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